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葛亮《文笙》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葛亮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3-01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笙
葛亮
因为去工人夜校,文笙与码头的工友们,渐渐熟识。一开始,他并不很习惯。但是,渐渐地,混迹于他们之间,竟给他带来了许多的快乐。他们的粗鲁与生猛,构成了文笙经验之外的生活,并且潜移默化。
在那个仲夏的夜晚,教室里厚积的暑热包裹着他。
周遭的沉寂,令这份热更为确凿与煎熬。有两个工友,被日本人带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是课堂上最为活跃的两个年轻人,他们的热情,经常使得这课堂沸腾起来。此时,思阅走到了人群中间,以一种克制的眼神,望着大家。
一个年长的工友,终于站起来,说,我不赞成罢工。没了我们,他们可以再找人。兵荒马乱,都在争这一口饭吃。到时候,家里的老婆孩子谁来养活。再说了,就靠我们几个,日本人果真就能放了人?
半晌,终于有一个大胡子,以低沉的声音说,谁不是拖家带口?现时是我们几个。我们出了声,难保也不被捉进去。可真是动静大了,也难保没有更多的人跟上来。老师上课教我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娘的,谁又是谁好欺负的。
思阅走到讲台前,回转过身,说,为什么,为什么认定自己只是被踩、被人烧的草?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做燎原的火。
人们沉默了。这时候,突然响起了一个明亮清激的声音,好,就让我来放这头一把火!这份请愿书,我带头签一个。
叫做浦生的青年,挤过了人群,走到思阅面前。他拿起笔,在一张纸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好了,恭敬地递给思阅,说,老师,我的名字,是你教我写的。如今总算有了用处。
更多的人,举起了手。那张纸在一片臂膀的丛林中传递。到了老工友面前,他愣了愣神,说,奶奶的,豁出去了。也在请愿书上签了字。
递到了凌佐手里,他似乎并未犹豫,龙飞凤舞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又递给文笙。文笙在激情的挟裹下,也签了。
请愿书回到思阅手中,她看着密密麻麻的签名,神色凝重。忽然间,她无声地举起了拳头,唇间轻轻翕动。文笙看到,更多的人举起了拳头,口中念念。他知道,这是暗语,也是口号。本应响彻云霄,但此时却在这教室里造就了无声的声浪,膨胀、充盈,引而不发。
在这如同静默的仪式中,这一天的课堂结束了。工友们三三两两地向外走,谁也没有说话。文笙和凌佐也转身离开,这时候,他们却听到了思阅肃穆而清晰的声音,卢文笙,凌佐,你们留下来。
他们俩面对着思阅。在这已然空旷的房间里,思阅的声音忽而也放大了,渺渺地传过来。你们知道,在请愿书上签字,意味着什么。这是很严肃的事情,不是儿戏。你们是学生,不能参加。
凌佐轻轻地说,我已经不是学生了。思阅说,你们来上课,父母并不知道。你们的行为,要对父母和家里负责。
凌佐抬起眼睛,定定地看着思阅,说,我无父无母。
思阅的脸色黯然,她轻轻问,卢文笙,你呢?
文笙低下头。突然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他抑克着涌动的情绪,慢慢说道:入寇未灭,何以家为。
这时他的耳边突然响起掌声。他回过头,看见一个花白头发的中年人,立在自己眼前。这男人穿着长衫,眉宇清俊。脸庞却是劳力人才有的黑红色。
他对文笙伸出了手,嗓音中气十足,小兄弟,说得好。
文笙便也握住了那只手。这手握得十分有力,感觉到掌心粗粝,生着厚厚的老茧。
思阅看见是他。态度也很恭敬,唤道,韩先生。
又说,他还是个孩子,是我朋友的学生。
男人朗声大笑,说,学生,学生怎么了。五年前,你也不过是个学生。这国家的天翻地覆,靠得正是学生。没有学生,何来“五四”。
男人顿一顿,又说,现如今,队伍需要的,正是像你,像两个小兄弟一样有文化的人。
思阅沉默了一会,终于说,我经过几年的历练,也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始终未离开过校园,于眼前你我的事业,至多是纸上谈兵。
男人的面色沉郁下来,吴思阅同志。你读的书多,纸上谈兵也分境界。《三国》里有马谡,也有大败关羽的陆逊。书生藏龙卧虎,小看不得。
思阅勉强对他笑了一下,说,先生对他们两个,真是抬爱了。
中年人也笑了,作了个揖,说,吴老师,先走一步。
文笙与凌佐向思阅告辞。天已经黑透了。两个人走在海河边上,都没有说话。近在身侧的巨大货轮,猛然响起了汽笛,轰隆地塞进了耳鼓。
这时,却听见有人唤他们,小兄弟。是男人浑厚的声音。
凌佐走过去,似乎有些惊喜。他犹豫了一下,学着思阅叫这人,韩先生。
男人笑一笑,说,我在等你们。
凌佐有些意外,他看一看文笙。文笙问他,先生,你是什么人。
男人又笑,笑声在这夜里的空气里波动起来。他反问,你们看我是个什么人。
凌佐想一想,认真地说,我看你是个做大事的人。
那人依然笑,笑罢问道:那么,你们可想跟着我干一番大事。
这时候,他们听到擦火柴的声响,火光里头,他们看见男人点燃了一支烟。这人脸上的轮廓,在夏夜里头,是红亮的熔岩颜色。
文笙终于问,先生,你从哪里来?
那人依然笑,笑容却在无知觉中清淡,他面对两个年轻人,神情渐渐肃然,答,延安。
(节选自葛亮长篇小说《北鸢》)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阅既是在夜校教授知识和文化、关爱学生的好老师,也是党的地下工作者、进步思想引领者。
B.年长的工友不赞成罢工也没有签名,他认为家里都有老婆孩子要养,而且这么做也不一定有用。
C.浦生一笔一画带头在请愿书上签名,体现了工人阶级在夜校学习中,思想上正不断变化和觉醒。
D.思阅和韩先生对学生是否应该参加请愿活动的观点并不一致,主要是因为两人阅历、见解不同。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二、三小节的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天气的闷热,又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气氛,烘托出人们内心的压抑。
B.“臂膀的丛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了受到进步思想感染而积极响应解救工友行动的夜校工人之多。
C.小说通过外貌、动作与心理等细节描写,正面刻画了韩先生这一革命者形象,表现他对进步学生的引领。
D.小说结尾点明“延安”后戛然而止,却又余味悠长。既暗示了小说主题,也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8.小说中出现了工友与工友、思阅和学生、思阅和韩先生、文笙与韩先生等多重人物对话,这种写法有怎样的作用和效果?
9.有人评价本文是一篇“成长小说”,讲述了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在革命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请以卢文笙为例,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成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6.B
7.C
8.①多重对话便于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展现人物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多重对话层层推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多重对话有利于将话题引向深入,凸显文章主旨;④对话平实而又精彩,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有真实感。
9.①生活态度的转变,从一开始不习惯码头工友生活,到后来习惯他们的粗鲁和生猛并潜移默化;②思想的进步,从“激情的挟裹下”在请愿书上签名到主动发出“入寇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迈之语;③精神的成长,从原来对革命斗争的(情感冲动)自发状态,到接触并感受到革命思想后的自觉状态。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年长的工友不赞成罢工也没有签名”说法错误。年长工友不赞成罢工,但没有说就不愿意签名,后来他还是签名了。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C.“小说通过外貌、动作与心理等细节描写”分析错误。文章没有运用心理描写刻画韩先生,是从卢文笙视角出发(侧面)去描写韩先生的外貌、动作、神态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葛亮《瓦猫》阅读练习及答案
《诸葛亮舌战群儒》教学设计2
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
《诸葛亮舌战群儒》教案1
诸葛亮的赤胆忠心
《舌战群儒》教案1
诸葛亮简介
《舌战群儒》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