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盛文强《海啸》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盛文强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6-10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海啸
盛文强
①海啸袭来时正是深夜,院子里起了风,石榴树沙沙响,我们丝毫没有觉察,均匀的呼吸声从窗户传来,墨绿的窗纱随着风势一起一伏。村子栖在半岛的岬角上,大水轻轻一抬腿就进了村,黑暗中闪着亮的釉质海水从墙角、树根冒出来,村口的低洼地带瞬间被抹平。有它们开路,后面的大队人马就更加顺畅了,它们争相钻进巷子,胀满了整个村庄。有几个浪头攀上院门又掉了下去,黑漆铁门的下摆立刻透出一片油光,过年时贴的春联只剩下些残片,经水冲刷后纷纷脱落,它们侧着身穿过了宽大的门缝,在满院的激流里翻滚几下就不见了。
②那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海水溢过了桐木的炕沿,在秫秸炕席的缝隙里迂回前进,我们后背上渐渐有了斜纹状的丝丝凉意。后来水势暴涨,炕上的水由偷偷摸摸变得明目张胆,骤然间送来了刺骨的寒意。我梦见我在一个黑夜里赶路,天上没有月亮,四外空旷无人,狗尾草的硕大穗头扑剌剌作响,它们摇摆的方向各不相同,不知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这时下起雨来,雨点敲在头上隐隐生疼,并带来轻微的晕眩。我倒退几步,脚后挨了一绊,仰面栽倒在一片水洼中,倒地的瞬间,忽然看见漫天白亮的雨珠,它们在夜幕中悬浮了片刻,接着齐刷刷地砸下,我双手来回拍打,直打得水花四溅,蓦地惊醒,发现竟然真是在水中,双手还保留着拍打的姿势,许久也没弄明白哪是梦境,哪是真实。来不及细想,水已经漫过半身,一只塑料的苍蝇拍朝我漂过来,急剧的痉挛赶走了残留的梦境。翻身下炕,已经高过炕的大水减缓了我的落地速度,双脚着地时悄无声息,虽然已经是七月,但海水却像来自遥远的冰雪国度,往前趟了几步,头发都要一根根立起来了,下半身瞬间失去知觉,每挪一步都要靠手拨动大腿。
③父亲和母亲从西屋蹚水出来,尖声叫着我的名字,看见我出来,这才放下心。父亲把母亲推上楼梯,回身一把拽住我,紧往前赶几步,几乎是拖着走,把我拖到了台阶下,一家人互相搀扶着上了屋顶。我打开阁楼盖板,迎面扑来密集的雨点,它们在疾风里横着飞,侧头望天,乌云的浓烟缝隙里闪出了月亮的身影,马上又被遮住了。我不敢打开盖板,父亲在后面推了一把,我才顶开了盖板,冒雨到了房顶,父亲母亲在后边也上来了。屋顶有一片平地,这是留着晒鱼虾用的,平地西侧有两间阁楼,父亲拔开插销,把母亲和我塞了进去。
④阁楼是堆放鱼网的仓库,我们坐在网上,浑身滴着水,头上是尖角的秫秸顶棚,雨点砸在瓦上,我们清楚地听到了巨大的回声。父亲在外面带上门,叫我们在里面别动,我知道,他是不放心停在海边的船。侧耳细听,他咚咚下楼去了。我推开一点门缝,见父亲推出一块小舢板,他坐在上面,顺手抄了根竹竿划着走了。巷子里注满了黑里透亮的海水,其中布满了细小的漩涡,到处飘着塑料拖鞋、树叶。父亲拿竹竿拨打水面的杂物,不时撑住巷子两边的砖墙,舢板靠反作用力前进,像走路一样灵巧。他端坐在舢板上,翻滚的头发在风中剧烈燃烧,到了巷口,他回过头朝阁楼望了一眼,瞬间拐出巷子不见了。
⑤父亲走后不久,水势逐渐下跌,东方微微泛白时,水只剩下到脚踝的薄薄一层了。母亲带着我下楼,地里积了一层泥,炕上,桌子上,被褥,全是一层黄泥,里面掺杂着石榴树叶、旧拖鞋、笤帚头,还有几尾掉队的白条鱼,在炕上不住地弹跳着。滴水的窗台上落着一只浑身湿透的麻雀,小黑眼珠瞪了我,又微微合上,它也在大水中也耗尽了力气。
⑥第二天上午,父亲扛着舢板从海边回来,顺便带回一条死讯,前街王家的小女儿被水冲走了。海啸来的那个晚上,她出门看热闹,她家房子在高坡上,没有进水,却失足掉进自家门前的排水沟。这沟是人工修建的,红砖砌成,水泥抹的底子,直通大海。孩子瘦小的身躯掉在里面,宽度正好,沟里是山上流下的雨水,把她给带走了。穿着红背心的孩子像一只弩箭的红缨,笔直地射进了海湾,消失在莽莽苍苍的海湾里。她的母亲从屋里跑出来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想救已经来不及了,片刻之后,传来了声嘶力竭的呼喊,邻居们听见后,提着筒往外舀水的手停下了,掘土堵住房门的手停下了,拧衣服的手也停下了,大家纷纷摇头叹气。大水总会带走很多东西,留给我们的只有悲伤和绝望。
⑦久别重逢的太阳驱散了最后的云层,把我们滴水的头发烘干。
(有删节)
9.第①段语言运用独具特色,请加以赏析。
10.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文章第②段内容。
11.第⑤⑥两段写到白条鱼、麻雀、小女孩等内容,请从构思的角度加以赏析。
12.以下是一位网友针对本文的跟帖点评,请你结合《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一文的相关观点,拟写一条跟帖留言,对其点评进行评析。
(网友跟帖)
文中我的父母在洪水中行为冷静,带我登屋顶躲进阁楼体现了很好的防灾避险意识,而小女孩的行为正与此相反,在洪水中出门看热闹,缺乏防范意识以致丧生,令人惋惜,足以引起我们的警醒。
相关链接: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阅读和阐释呢?“强制阐释”批判者认为,这样的阅读与阐释理论先行,立场前置,罔顾原文,是一种“不道德的”阐释。强制阐释之所以是强制阐释,就在于它明明已经脱离了文学文本这一科学性的客观基础,却非要说自己比别人更有道理,并要求他人接受。因此,它也的确难以洗刷“不道德的”嫌疑。
 
 
答案:
9.本段运用一连串典型的动词,如“冒”“抹平”“攀”,形象贴切地刻画了深夜洪水袭来的迅猛和悄无声息;采用比拟、比喻手法,如“均匀的呼吸声从窗户传来”“大水一抬腿就进”“后面的大队人马就更加顺畅”“它们争相钻进巷子”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洪水突袭的肆无忌惮、来势凶猛。整体上以细腻的笔致刻画了海啸袭来的过程,内容与语言有机融合。
10.本段细腻描写了梦境中自己茫然不知所措中遭遇大雨的场景,与现实中海水透过炕席送来刺骨寒意的遭遇紧密结合,整体上虚实结合,营造出如真似幻的境界,真切地描写出洪水袭来的骤然与不可预测,真实地刻画出身处其中的人们的无助与惊恐。
11.第⑤段承接上文我们一家的遭遇内容,交代了海啸带来的后果,其中掉队的白条鱼与无助的麻雀更是凸显了在洪水之中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遭遇困境;而小女孩在海啸中丧生进一步呈现海啸给人们留下的悲伤与绝望,凸显大自然带来的灾难的沉重性。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旨,阐发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12.朋友您好,从文章中读出防灾意识、引发警醒未尝不是一种收获。但是,这并非是文学阅读的收获。文学阅读需要确保从作者到读者意义传达的连续性,是一种基于文本“召唤结构”的不断去补充、扩展、引申。而您对本文的阅读显然以心中既有的所谓防灾理念来对待本文,使得文章成了印证您心中理念的材料,是一种强制阐释的体现。所以,您的解读是不可取的,无法获取文学阅读应有的趣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记萨镇冰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揭方晓《酒监王伯杨》阅读练习及答案
《奇医·奇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博科夫《木精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昊《我的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明《秦垄的老妇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凤雄《私塾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霍桑《威克菲尔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狄更斯《难忘的生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德烈·马卡罗夫《姑妈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廉·福克纳《烧马棚》阅读练习及答案
保罗·拉斯科《火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高尔斯华绥《时代变迁》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