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上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8-24


 
  一、说教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属书信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持和平,制止战争。本文情感强烈,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

  二、学说情
  本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生字、词语的能力,但概括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能力有所欠缺,现在的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感到很遥远,特别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更是无法体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体验这些情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对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人物、故事等留下深刻印象,对语言文字有上有所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的读写“执行、维护等词语。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法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难点是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是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创设情境,生成情感;2多重对话,迸发情感;3、拓宽文本,激发情感
    学法是学生通过读文质疑,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画、批注、体会、朗读),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个性,悟出自己的理解。

  五、说教学流程
  教学本课时,根据本课教材特点,我进行了以下处理:
  第一、创设情境,生成情感
  情境是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阅读之前,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去感悟、去探究,它是体验的引信、探究的前奏,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促使学生自发地进行并获得情感体验。上课伊始,我播放了有关中国维和部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录像。让学生了解维和战士的工作情况,看到维和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世界和平,从心底对他们产生崇敬之情。然后教师用沉痛的声音告诉孩子们,有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孩子的爸爸,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时,孩子们心灵一颤,获得情感体验,自觉地潜入文本,用心灵去充分感悟。
  第二、多重对话,迸发情感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就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应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传递激情,和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氛围中对话、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围绕孩子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行朗读、感悟。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到爸爸的可敬、可亲、勇敢、伟大,激起学生对战争的憎恨。然后抓住文中两段震憾人心灵的文字,即生前分离和死后重逢两部分内容进行探究。比如让学生从“深情的目光”中体会爸爸临上飞机前与妻儿依依惜别之情。让学生想象爸爸临走时,究竟想要告诉孩子什么?爸爸的灵柩回来了,当小作者看到爸爸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时,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具怎样的遗体呢?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与小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到“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这不仅仅只是爸爸在呼唤和平,而是全世界善良的人民都热切地期盼着,呼唤着和平,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实际上是全世界的呼声。总之,学生在多重、开放、深刻的对话中,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心灵的接纳中,知识不断积累,情感更加丰富,体验更加深刻。
  第三、拓宽文本,激发情感
  文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教师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我安排了一些“超文本’’的内容,如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战争的资料,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战争的残酷,然后再播放战争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再次感受战争的无情,激发学生情感。在点燃学生们激情之后,引导孩子们写一句呼吁和平的口号,使学生文思如泉涌,真情借此畅快流露。从而增强学生对战争的仇恨,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用情打动学生,用情感染学生,用情震撼学生,愿语文教学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六、说板书设计
  抓住文中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进行板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自已融入语境,化成不同的角色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堂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ppt课件4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ppt课件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ppt课件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ppt课件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4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