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语言积累与运用 >>
语言积累与运用(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7-01 出处: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


一、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抖(sǒu)     尺(chǐ)           足(zhì)           怏不乐(yāng)
B.慰(jí)             寒(jīn)                     然(chì)           味同蜡(jiáo)
C.爱(nì)         然(piān)        野( guǎng)           千山万(hè)
D.红(yīn)        告(qìng)         次(lǚ)             正危坐(jìn)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B.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竟相报道。
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②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
③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
④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
⑤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②④⑨          C.⑤②①④③③               D.①⑤②④③
5.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7)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8)古人写舟有不同的意义,“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是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行舟;“____________,________”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润》中的据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归舟。
 
 
 
答案: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C
【解析】A咫尺(zhǐ) 怏怏不乐 (yàng yàng)
B.慰藉(jiè)  赫然(hè)
D殷红(yān) 正襟危坐(jīn)
2.【参考答案】D
【解析】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可以用来形容表演或者文字、书画作品等,但不能用来形容校服,不能用于校服展示,使用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B.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也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不好的行为,该次考察的是褒贬误用—词性(褒中贬),重蹈覆辙是贬义词,不适用在褒义句中,平时学习过程中除了对成语意思的熟悉之外,还要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
C.意思是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它是用来修饰声音的,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声音的变化和情节两者不相干!
3.【参考答案】C
【解析】A.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B.成分残缺,在“爱心送考”后加上“的活动”;D.项属于句子杂糅,删去“由于”“的原因”
4.【参考答案】B
【解析】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历史溯源解答问题的逻辑进行判断。
5.【参考答案】A
【解析】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6.【参考答案】(1)鸡声茅店月
(2)落日故人情
(3)雪拥蓝关马不煎
(4)枯藤老树昏鸦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有约不来过半夜
(7)濯清涟而不妖
(8)忽复乘舟梦日边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出处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资料
1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语言积累与运用(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叔敖疾》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
4 《涵养几分静气》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
5 冯骐才《贺兰人的唱灯影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
6 《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
7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作文题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基础•运用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与运用(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语言知识(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2021年浙江省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字音字形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021年西藏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题)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
中考语言运用专题学习与训练:语言的得体ppt课件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积累·传文化基因(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未来我们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语文知识积累(2021年云南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02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海南省中考题)
积累运用(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积累与运用(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积累和运用(2021年陕西省中考题)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21年青海省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葫芦岛市中考题)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本溪铁岭辽阳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