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诗词鉴赏 >>
《风雨渡扬子江》赏析
作者:吴敬梓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27



风雨渡扬子江

大江西来自巴蜀,直下万里浇吴楚。
我从扬子指蒜山,旧读水经今始睹。
平生壮志此最奇,一叶轻舟傲烟雨。
怒风鼓浪屹于城,沧海输潮开水府。
凄迷滟滪恍如见,漭混扶桑杳何所?
须臾草树皆动摇,稍稍鼋鼍欲掀舞。
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
吟倚金山有暮钟,望穷采石无朝橹。
谁欤敲齿咒能神,或有伛身言莫吐。
向来天堑如有限,日夜军书费传羽。
三楚畸民类鱼鳖,两淮大将犹熊虎。
锦帆十里徒映空,铁锁千寻竟然炬。
桑麻夹岸收战尘,芦苇成林出渔户。
宁知造物总儿戏,且揽长川入樽俎。
悲哉险阻惟白波,往矣英雄几黄土?
独思万载疏凿功,吾欲持觞酹神禹。

鉴赏

这首七古言歌行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或有伛身言莫吐”,纯用赋体,写长江的奇兀及渡江所见;中间八句为第二层怀古,回顾有关长江的历历往事,末六句是第三层抚今,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不是均匀布局,而是随意所至,挥洒自如,由景入情,直泻而下。同是壮笔,前是雄壮,后是悲壮,而以瑰玮豪奇之气,一以贯之。写风雨中渡江时所见所思,赞叹自然界的壮丽,唾弃战争,仰慕有疏凿之功的大禹。 扬子江,长江下游,以扬州之扬子津得名。此指扬州附近的长江。巴蜀,今四川。吴楚,今长江中下游一带。蒜山,在今镇江市西,北临长江。水经,汉桑钦著,北魏郦道元有《水经注》,记中国河流水道。滟滪,滟滪堆,在瞿塘峡口,为长江绝险处。扶桑,传说东海岛名,为仙人东王公所居。金山,在镇江城西,原在江中,现已与岸相连。山有金山寺,为著名古刹。采石,在今安徽当涂县北,临长江。敲齿,即叩齿,道家念咒前的动作。据《华严经》,有婆珊婆演底神,能咒令大风雨止,大风浪息,使落险难中人得安稳。天堑,天然壕沟。此指长江。《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羽,羽书。古代紧急公文插羽毛为标记。三楚,战国楚地,即今黄淮至湖南一带。锦帆十里,据《开河记》,隋炀帝乘龙舟南幸扬州,以锦为帆,自大堤至淮口,相连不绝,“锦帆过处,香闻十里”。铁锁千寻,《晋书•王濬传》:吴人于江险要处以铁锁横截之。王濬攻吴,乃备火炬,遇锁即熔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活板》节奏划分朗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译文
《石壕吏》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原文译文及赏析
崔珏《哭李商隐》原文译文及赏析
杨万里《小池》赏析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春风》原文及翻译
陆游《朝饥示子聿》赏析
杜甫《戏为六绝句》原文及译文
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原文译文及赏析
刘因《秋莲》原文译文及赏析
陆游《归次汉中境上》原文及翻译
《山坡羊·潼关怀古》拼音版
《村居》原文译文及赏析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原文译文及赏析
《十五夜望月》原文译文及赏析
《稚子弄冰》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峤《风》原文及翻译
袁枚《荆卿里》原文译文及赏析
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原文译文及赏析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译文及赏析
《敕勒歌》原文译文及赏析
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李白《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其二》原文及翻译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译文及赏析
《静女》拼音版
白居易《南湖早春》原文及翻译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