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迟子建《最苍凉的海岸》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迟子建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0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最苍凉的海岸
迟子建
    ①第一眼看到那片浩大的墓地的时候,我以为看到了正在安闲地吃着青草的一群羊。那些伫立在草地上的白色十字架,连绵在一起,远远一望,像极了雪白的羊群。我悄悄在入口处的草地上摘了一簇碎碎的小黄花,拈着它走向墓地。墓地太大了,它被划分了十几个区,白色的墓碑数不胜数,墓碑前几乎是没有鲜花的,不像我沿途经过的那些乡村小教堂旁的墓地,总有鲜花点缀着。我真不知该把花放在哪一座墓碑前。天气晴朗极了,阳光飞舞着,环绕着墓地的翠绿的松柏将它的影子投到草地上,就像为墓葬镶了一道花边。那里的游人零星可数,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得一片呢喃的鸟语和草地下的大海的平静的呼吸声,我缓缓地独自穿行在墓地间看着十字架上的碑文,后来将那簇黄花献给了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岁的战士,十五岁——花季的年龄啊!
    ②有谁还会记忆着这些客死他乡的战士呢!他们无声无息地躺在这里,隔着苍茫的大海,诉说着他们永远的乡愁!他们的死亡,在历史教科书中,是伟大的辉煌的死亡。可是再崇高的定义,也不如生命本身的存在更富诗意,他们在最该对着青山碧海抒发豪情的年龄闭上了眼睛,在最该亲吻恋人的年龄闭上了嘴巴,所以我相信,他们年轻的心,一直没有死亡,大海上那些漂浮的云,可是他们流浪着的灵魂?他们该诅咒谁?诅咒制造了那场人间地狱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或者诅咒让他们成就英名的艾森豪威尔?
    ③在二战的将帅中,我最尊崇的人就是艾森豪威尔。凭着自己咄咄逼人的“战绩”,他成为一名五星上将,并且做了两届的美国总统。他的战绩之一,就是我面前的这片庞大的墓地,这样的战绩是多么的让人撕心裂肺啊!走在这样的墓地中,艾森豪威尔的光环在我心中黯淡了一圈,虽然我知道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将军!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④诺曼底登陆距今已有六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六月六日的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祭奠他们长眠在这里的士兵。所以,诺曼底一带的公路正在为迎接这两国的领导人而加紧重修着。诺曼底一带旅馆的房价,也因此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暴涨。当布什与布莱尔沿着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地抵达这片墓地时,我相信这些越来越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礼炮也会隆隆地响起。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怀来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一个砝码!
    ⑤诺曼底的那片海域很美,可在我的眼里,它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苍凉的海岸!那飞起飞落的鸟,那飘来荡去的云,那在微风中摇曳着的松柏,那一望无际的墓碑,都在轻声诉说着一段已被我们逐渐遗忘看的历史,如果我们在阳光下看到了阴影,请不要惊诧,因为阴影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
    ⑥我想起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他说:“在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暗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近?”也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了这样的黑暗仍然存在,所以他在1957年连任时又强调:“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
    ⑦黑暗消失了吗?
    ⑧愿这样的墓葬能像火炬一样,照亮人间还残存的黑暗;让人类的光明,能像诺曼底的海水一样,汪洋澎湃,势不可挡!
(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②段结尾处一连串的问话,层层推进,增强语势,意在凸显作者对阵亡战士的
深切怀念。
B.在作者看来布什、布莱尔祭奠长眠在这里的死者,给这里带来礼炮、鲜花的同时
更给他们从政带来帮助。
C.本文以游踪为线,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历史回顾与现实感怀于一体,引发读者思考。
D.第⑤段画线句子承上启下,引出艾森豪威尔相关的演说,其中“阴影”一词,既用本意,又用比喻义。
E.结尾段用“火炬”比喻墓葬,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用呼唤的口吻,有助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A 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与选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的选项即可。
【思路点拨】四步阅读化整为零。(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美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20.简要分析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第①段描写了诺曼底战士墓占地广、坟墓数量多,冷清、肃穆,和平年代少有人来,意在表明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他们(2分);借此抒发对他们的敬意和惋惜之情(1分),表达了作者内心感到的震撼(1分),引出下方对战争的反思(1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其作用为: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思路点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我们应从思想内容上考虑。可以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抒发感情。景与情常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承的,正所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这是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诗歌、散文中尤为常见。二、渲染气氛。这一点在小说、戏剧中很常见。三、衬托人物。这一点还可细分为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等等。也经常出现在小说、戏剧中,写人的记叙文中也有。四、突出主题。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末尾。五、交代背景。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  其次,要从结构思路上考虑。在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这种作用一般也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二、起线索过渡作用。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段落衔接处。三、推动情节的发展。
21.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分)
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关键句作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折取橄榄枝”,“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就意味着我们是在用战争换取和平,是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环境已遭破坏。这句发人深省,告诉我们只有彻底拒绝战争,才能真正拥有和平。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橄榄枝的象征意义分析,它象征着和平,当我们折取橄榄枝,便意味着用战争换取和平,是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的环境已遭破坏。结合实际具体分析言之成文即可。
【思路点拨】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③要想到是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如果是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
22.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最苍凉的海岸”为题?(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正因为这里不仅是海滩,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他们的追悼;(2分)这里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或会有政客为增加政治砝码来到这里,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自己心情的悲凉和复杂;(2分)虽然二次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年了,但是战争还存在,人们没有吸取教训,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2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为这里不仅是海滩,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他们的追悼;(这里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间或会有政客为了增加政治砝码来到这里;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自己心情的悲凉和复杂;虽然二次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年了,但是战争还存在,人们没有吸取教训,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
【思路点拨】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尤其要注意两点:①是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作归纳。②是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防止方法:①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②是注意按分值踩点得分,如分值为8分的题要点一般不能少于四个,4分题一般不能少于两个。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迟子建《上天的九级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喝汤的声音》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一位老人的讲述》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时间怎样地行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迟子建《日落碗窑》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是谁扼杀了哀愁?》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迟子建《作家应像个杂货店主》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雾月牛栏》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父亲的肖像》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那盏叫父亲的灯》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题)
迟子建《看花的姿态》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解冻》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谁能让我带走星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迟子建《炖马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迟子建《蚊烟中的往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迟子建《清水洗尘》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迟子建《亲亲土豆》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逝川》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朋友们来看雪吧》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瞎眼狼》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蚊烟中的往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雪窗帘》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房屋杂谈》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炖马靴》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最短的白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小说的丛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谁能让我带走星空》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北方的盐》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听时光飞舞》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寒夜生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紫气中的烟火》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露天电影》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好时光悄悄溜走》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候鸟的勇敢》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阿尔卡拉的王冠》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老八杂》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两个人的电影》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听海的心》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我们为什么不会哀愁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野草的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窗里窗外的世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不忍的句号》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