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麻叶洞天》教学参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2-04


《麻叶洞天》备课参考
   文化背景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古代地理学非常发达。《山海经》就以“山”和“海”为纲领,广泛记述了山川泽林、邦国民俗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就划分了九州,叙述了主要的山脉河流。嗣后,《汉书·地理志》按照汉代郡县封国疆域政区的建置,对各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作了综合论述,是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尔后,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河川为纲,对水文地理、生物地理、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等都作了非常丰富的记述。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皆为大型全国性区域志,标志着中国地理学的成熟。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孔子周游列国,悟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道理。司马迁、郦道元都游历过很多名山大川,为他们的著作增添了不少真切的内容。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南宋陆游的《入蜀记》,范成大的《吴船录》,都是山水游记的经典之作。
    徐霞客(1587—1641)生活在明代后期,在他五十几岁的人生中,经历了万历、天启、崇祯三个朝代,亲历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遂绝意仕途,寄情山水,以旅游考察祖国的名山大川为己任,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旅游地理学家。
    徐霞客自20岁游太湖开始,到54岁从云南抱病回家为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及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16个省。他的出游,大体上以崇祯九年(1636)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约29年,后期4年。
    徐霞客能专心于旅游考察事业,与徐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徐霞客18岁丧父,事母至孝,母亲在,不肯远游。徐母在丈夫死后,独立支撑门户,操持家业,教读子孙。徐霞客出游的前期,因为有老母在堂,都是就近而游,一般不超过两个月时间。万历三十五年(1607),他第一次出游时,徐母亲手制作了一顶仿古的远游冠,为他壮行色,还勉励他“志在四方,男子事也”,不能做“藩中雉,辕下驹”。徐霞客出游在外,“每得仙芝异结,必献为母寿”。(以上引文俱见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徐母喜欢种篱豆,精于纺织。当她80岁寿辰时,徐霞客延请了当时著名的画士文人,绘《秋圃晨机图》,并为图作记及诗赋题咏(徐母去世后,徐霞客请人把这些诗文刻录于石,流传至今),当时的名士,如宋濂、倪瓒、董其昌、米万钟、文震孟、祝允明、黄道周、顾鼎臣、高攀龙等,都玉成其事。就在这一年(1624),徐母为了鼓励儿子的地理考察事业,还特地陪他就近出游一次,而且一路走在他前面,以示身体健康。可是,徐母第二年就去世了。
    徐霞客前期的考察,偏于搜奇探胜,但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比如,万历四十六年(1618)游黄山后,他提出莲花峰“独出诸峰上”,“即天都亦俯首矣”的见解,从而更正了历来认为天都峰为黄山最高峰的错误说法,这与现代的观测结果是一致的。他后期的考察,即仅有的一次“万里遐征”的西南之行,更偏重于科学研究,在地理学上贡献更大。他这次长游,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岩溶地区考察,不仅记述了这些地区的岩溶地貌,而且还研究了这些地貌的构造和特征,创立了许多学术名词。他还非常关注水道源流的探索,否定了《尚书·禹贡》所载的“岷山导江”的说法,肯定了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源。
    内容理解
    本文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是崇祯十年(1637)徐霞客游麻叶洞的实录。麻叶洞在明代湖广省长沙府的茶陵州(今湖南茶陵)西面的麻叶湾,因湖广明代简称楚,这篇游记便归入《楚游日记》中。
    这一天(正月十七日)上午,徐霞客在游麻叶洞之前已先游了上清洞,因为该洞大半浸在水中,空间狭窄,举火都很困难,所以他入洞不久就不得不放弃探险。麻叶洞离上清洞三里,因干燥无水,以遂畅游。作者言“得麻叶洞”,着一“得”字,不难看出其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可谓“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语,见于《徐霞客游记》第一篇《游天台山日记》)。课文第一段简述麻叶洞周边的地理形势、山脉走向、水流方向等,就像现代卫星定位系统一样,在群山之中,标志出洞之所在。依照作者的叙述,完全可以勾勒出一幅简明的地形图。作者用朴实的文字,不假雕饰,准确地传达出亦真亦奇的山川风貌。其中也不乏生动之笔,如“涧捣其西”,“环如展翅”等,既富动感,又颇形象,在教学中可作为重点欣赏。
     第二段由写景转为叙事,谈到了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找火炬容易,找向导难。究其根本,是因为当地土人认为洞中有神龙,进去会丧命的,除非有能降龙伏妖的道士。当一个已然答应带路的向导确认了作者的身份不是“大师”而是“读书人”之后,便畏惧不前了。好不容易花重金找到的向导,又临阵脱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迷信思想在当地的根深蒂固,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保有万物有灵的“泛灵”痕迹,神秘事物对他们仍具有极大的威慑力,甚至“重资”都不能打动他们。这样,作者寻求不到当地人的支持,只好和家仆结伴下洞,去会见莫须有的“神龙”或“精怪”。作者是信仰科学的无神论者,根本不相信有什么神怪,所以他能冷眼旁观整个事件,注意到洞口来看热闹的村民有几十个之多了,他们之中,有樵者、耕者、炊者、织者、牧者、行者,这些各色人等都仿佛被什么巨大的魔力吸引过来,放下了他们的本职工作,来看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作者的叙述语言舒缓有致,引述语言原汁原味,加之故事有起有伏,及今读之,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样引人入胜。
    第三、四两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按照行程依次记述游洞经过,描述所见所感所思。“大仅如斗”的洞口,无疑是增加该洞神秘感的重要原因。待转至洞底,就可以矫首遐观了。虽然洞内仍曲折回环,低矮难行,但却“甚燥而平”。伏地蛇行以通过那些洞内管道,是徐霞客娴熟的钻洞技法,他在游江西永新梅田洞时,在游桂林青珠洞时,都是这样做的。而且,如果遇到“大仅如筒”的内洞时,还得“去衣赤体”前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了科学探险坚忍不拔的毅力,也可以分享他涉险过关的乐趣。到了洞的内层,真是豁然开朗了。“既入,内层亦横裂”以下,进入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部分。只见裂隙纵横,远近高低,宽窄不一;西南东北,西北东南,走向复杂。更为奇特的是,裂隙中又别有洞天,层现叠出,石形怪异,石理精美,令人称奇。有的夹缝处不能容火炬,有的一线天可以漏星月,真是人间幻境了。作者在陶醉之余,还保持着冷静的科学头脑,注意到“涧底南通”的走向,对涧水昔日“涌流”、今日枯竭表示叹惋。
    第四段,继续写行程,而比前一段更偏于对洞内景物的描摹。经过了“北循”“西攀”“北转而东”“度鞍历峤”,一个神奇的世界展现出来:“两壁石质石色,光莹欲滴,垂柱倒莲,纹若镂雕,形欲飞舞。”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简短的句式,把洞石的光华色泽、形状纹理形象地刻画出来,而且有动有静,动静相间,读之如在目前。溶洞之内,可谓移步换景。再往下走,愈来愈奇,幻出一条石巷,“覆石平如布幄”,“涧底坦若周行”。更有一石榻,石莲下垂,连成帷幔,结成宝盖,更有如雕似绘的圆柱,晶莹洁白,立于后壁。这是巷中第一奇景,让熟识溶洞的作者也不得不为之赞叹,为之流连。这难道就是土人所说的龙宫或怪府吗?可惜只见卧具,不见主人了。火炬将尽,作者一行二人,不得不原路返回。出洞之外,恍若隔世,大有脱胎换骨再生一世的感觉。
在这两段中,作者虽然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的溶洞美景所震憾,但始终没有放弃他理性的观察。特别是他用准确的数字,不厌其烦地记录了溶洞内部的结构面貌,表现出一个自然探索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责任心,为后人的继续探索奠定了认识基础,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最后一段,写出洞的所见所感。洞外看热闹的人,又多了几十个,见作者出来,都额手称幸,目之为“大法术人”。这里,作者照录土人的话──他们的担心忧虑,他们的心理活动,以及信仰神灵毫不动摇的执著,更多地表现了当地民风的朴厚诚实。作者并没有以法师自居,反而诚恳地向围观的人致歉。因为他知道,虽然在他看来他做的是常事,但在土人看来却是非常之举,会给他们带来心灵的不安和精神的困惑。同时,作者也在对土人“何以畏入乃尔”的困惑中结束了对事件的记述。
    不妨可以这样说,徐霞客到边地的探险活动,也给尚未开化地区与文明社会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他以实际行动现身说法,作了一次破除迷信的演示。也许那些土人一时还不能理解他的作为,但终究有一天会理解的。社会进步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总需要有先知先觉者的启迪才行。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笔记整理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点
写作《学写故事》知识点
《活板》知识点梳理
《反对党八股》复习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计划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
《桃花源记》知识点汇总
《回延安》知识点及课后题探究
《紫藤萝瀑布》的想象手法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点总结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
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知识点梳理
《子衿》知识点
《驿路梨花》主要内容
《驿路梨花》预习知识点
《伟大的悲剧》墓志铭(6篇)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知识点梳理
《虽有嘉肴》文言知识梳理
《北冥有鱼》知识点
《劝学》知识点归纳
《屈原》知识点总结
《诫子书》复习资料
《壶口瀑布》介绍
《登勃朗峰》预习知识点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教学资料及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总结
《驿路梨花》知识点总结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预习知识点
《麻叶洞天》阅读练习
《麻叶洞天》教案1
《麻叶洞天》ppt课件2
《麻叶洞天》原文和译文
《麻叶洞天》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