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阅读教学指导 >>
阅读·写作·思维
作者:白发渔樵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7-19


作者EMAIL:swb888@163.com

阅读•写作•思维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简言之,就是阅读与写作。而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贯穿于阅读与写作的全过程。换一句话说,不会正确思维的人,就一定不会阅读,也一定不会写作。许多学生读了几年、十几年的书,还学不好语文,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学会思维。作为语文教师,要教的语文知识很多,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林林总总,多如牛毛,老师和学生往往都感到茫然无头绪,不知所措。因此,老师觉得语文难教,学生觉得语文难学。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抓住思维训练这一环。如果抓好了思维训练这个环节,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何以见得?且听我慢慢道来。
    思维就是思考,就是分析。不会思维,就是不会思考,不会分析,或者说是不会正确思考,不会正确分析。说通俗点,就是不爱或不会动脑筋。有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有的不会或不愿意死记硬背。这怎么能考出好成绩呢?
    仔细研究一下语文考试,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阅读(包括欣赏)内容的考查占了60多分。作文就不必说了。对那些考试题,你不会思考,不会分析,怎么正确回答?那就只有靠瞎蒙了。瞎猫碰到死老鼠的机率能高吗?
再说写作。很多学生特别怕写作文。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不会思维。写作的过程无不始终伴随着思考和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到谋篇布局、语言表达,哪一步能离开思考和分析?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不会阅读的学生,作文必然写不好。学会阅读和写作,先要学会思维。怎么思维?就是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阅读题考的就是“为什么”。你平常阅读时就注意了“为什么”,并且能找到正确答案,还怕考不好吗?作文,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思考这么几个问题:谁?干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如果动笔之前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了,就可以提笔成章了,甚至可以妙笔生花。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
    作文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写作的本质来看,“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刘勰:《文心雕龙》)写作是一个由感知——内部语言(加工制作)——转为外部语言的心理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项高级思维活动,既然写作是思维的外化,那思维必须首先是清晰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之既明,取舍自定,条理自见。”(叶圣陶语)从写作的能力来看,它由基础能力和专门能力两个方面构成,基础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专门能力包括积累素材能力、审题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运用表达方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基础能力的核心,语言表达能力是专门能力的第一要素,而思维与语言又恰恰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思维要借助语言这个工具,语言表达又以思维为内核,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朦胧的思想是不清不楚的语言。清澈的思想是有条理的语言。”从写作的过程来看,一篇作文的完成,大体要经历观察积累材料、构思表达、修改润色三个阶段,不论哪个过程,一刻也离不开思维。
    显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的固有规律所决定的。同时,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又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思维障碍。比如,思维空白——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思维浑浊——不知如何谋篇布局,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乃至应考背作文、套作文;思维单一——不知如何求新、如何修改等。正如蒋仲仁先生指出的:“学生作文,一般有两大缺点,一是言之无物,一题到手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一是语无伦次,有点儿想写的东西不知道该怎组织。这两个毛病何尝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根源还在思维能力上。”(《思维•语言•语文教学》)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加强思维训练,显得尤为紧迫、必要。
    要提高写作能力,也不是要讲或学多少写作理论。首先,要认真阅读课文,把课文读懂。在读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边读边思考这么几个问题: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把这几个问题弄清楚了,就掌握了其精髓。写作就有了范本。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要增加课外阅读量,以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再次,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的文章,写得再华美,也是一具没有灵魂的干尸,是没有人去欣赏的。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思维训练不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散文阅读方法
谈谈说明文的教学要点
如何提高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
浅议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
记叙类课文教学浅探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初探
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
高中现代文教学初探
高中戏剧教学初探
阅读教学:要从训练教学走向运用教学
如何做阅读批注ppt课件
记叙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ppt课件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天使的礼物(课外阅读教学)
浅谈比较阅读教学
《台阶》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
浅谈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做到有价值
阅读教学应以什么为抓手
中学语文阅读之我见
阅读教学要努力体现“语文味”
初一语文阅读解题方法
学生阅读时不会批注怎么办?
关于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小课题研究
试谈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
感悟“比较阅读”——阅读优秀课改经验所感
中学生阅读知识及能力简表
阅读基本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
体验式指导下的戏剧教学策略探究
高效阅读指导(含课件)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讨ppt课件
促进阅读的策略
浅谈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
诗文品味阅读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四环节”
现代文阅读方法谈:整体把握文章的方法——抓文章的中心主旨
抓住关键,有的放矢——谈谈说明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关于说明文教学的四种方法及作用
高考正在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生态
阅读教学的心理流向与教学设计
对文学作品语言的敏感性及其训练摭谈
2010-2011年上学年课外阅读教学总结
高中阅读教学指导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