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三第二、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
作者:梁力生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6-08 |
初三第二次月考语 文 试 卷
(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
一、积累与运用(1-5每题2分,6-11每题3分,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
A.侍(shì)候 波澜(lán) 屏(píng)障 阴风怒号(háo)
B.簇(cù)拥 痴(zhī)心 赏赐(sì) 繁花嫩叶(nèn)
C.庇(bì)护 皱(zhòu)纹 间(jiàn)或 清荣峻(jùn)茂
D.喧(xuān)哗 潮汛(xùn) 惋(wǎn)惜 优劣(1iè)得所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萧索 急躁 卖弄 隐天弊日 B.侥幸 鄙夷 肯切 温故知新
C.书籍 摇蓝 隔膜 无人问津 D.绝境 宽敞 静默 门庭若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
B.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
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C )[CCCv
A 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V?
B 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OTP+
C 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 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拣走了草地上地珠玑。s4sQ
阅读下边一首词,进行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 ,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6、本段对“要乐业”的论证,主要是通过对什么的阐述实现的?( B )
A、苦与乐全在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B、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C、无业游民心最苦 D、人要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
7、综合分析节选文字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C )
A、作者认为,“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
B、这段文字作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最后谈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四条理由。这段文字论证严谨。
C、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D、选段结尾处作者引用孔子的话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8、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稿,因此本段体现了口语化、形象化的语言特点。
B、本段文字虽短,但是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论证深刻有力。
C、本段的行文思路是:提出话题?b>D?b>D反面论证?b>D?b>D正面论证?b>D?b>D总结。
D、作为一篇驳论文的重要部分,本段对“做工苦”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选出与“所恶有甚于死者”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皆以美于徐公 D、生于忧患
1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B、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C、贤者能勿丧耳(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D、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也是不可以让它停止的)
11、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末段用一组排比句,表达了作者对“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的痛惜与贬斥之情。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句话中的“是心”指的是“舍生取义”这种思想。
C、本文从“主张舍生取义”和“反对见利忘义”两个角度论证论点。
D、文中用“行人弗受”与“乞人不屑”两个反面例子来证明“义”的重要。
第Ⅱ卷
二、古诗文默写 (共10分)
12.默写(10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
(2) , ,可怜白发生。
(3)四面边声连角起, , 。
(4)风住尘香花已尽, 。 ,欲语泪先流。
(5)初中即将毕业,此情此刻,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或思想抱负的诗句,
作为临别赠言。 , 。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6分)
哀溺文序(2008 年浙江省奉化市)
永之氓成善游。一日,水基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项,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尽之甚,蔽之甚,里卫匹迎竺堂尘”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1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2 分)
①乘小船绝湘水( ) ②益怠( )
1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 分)
①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身且死,何以货为。________
15.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 2 分)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晨
刘白羽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
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ù)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是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一天,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16.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4分)
答:
17.第③和第④段,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4分)
答:
18.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9.这篇文章只单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结合本文写法上的特点举例分析。(4分)
答:
五、(本大题共2 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材料1:我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至多也只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做一个80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做一个18岁的老翁。(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三)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创造利益。会创造利益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陶行知 《学做一个人》
材料2:最后,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要依赖任何人。不要因为有父母、知心的好友、有权势的亲戚可依靠,就自己松懈下来。在这一切都在变动的世界上,一切都会很快过去的,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再去依赖谁呢?孩子们,对自己一定要有坚强的信念,因为在这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陪伴你一生。即使你有了人生伴侣,你也终究会有孤独的一天。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充实自己,尽可能地养成自己的独立性。你们知道吗?千万不能养成依靠别人的心理,上帝也只帮助那些自己肯帮助自己的人。孩子们,记住你们的命运是由你们自己来掌握和主宰的。相信命运,只不过是弱者的托词罢了!
(美国)赵丽莲 《临别赠言》
材料3:在我看来,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掌握独立的意义。荣辱的区别、君子小人的区别,归根到底也在于其人是否独立。人的智力有限,向他人请教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人与人之间也有互助的义务;但是人的一生可能遇到千般万种的事情,只依赖他人,而缺乏独立思考,就等于自身似有而若无。唯听他人之言以决定自身进退,这是无知之人的所作所为。因此要完全掌握独立的意义,就必须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见闻。你们在学校已学习多年,今后走向社会对不熟悉的事情向别人请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不可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借用他人的智慧是不行的。我深信不疑的是,你们是具备了独立要素的人。(日本)福泽谕吉 《告毕业生》
20、材料2中的“独立性”指的是“不要依赖任何人”,材料1中的“独立”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1、材料2提出“养成自己的独立性”要“尽可能地多充实自己”,材料3中阐释应该怎样充实自己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22、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说说三位教育家对我们的共同期望是什么。
㈡名著阅读
23.《水浒传》塑造了108位草莽英雄形象。请根据下面文字描述,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人名。(4分)
⑴ 小名“铁牛”,与宋江交情最好,可是反对宋江接受招安最坚决。他性情急躁,刚直勇猛,而又鲁莽。
⑵话说原为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因被权奸高俅所害,刺配沧州,行至野猪林时,又被董超、薛霸绑缚。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林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到九霄云外”。这来人是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
21.(2分)淡淡的朝阳 轻轻嘶叫的小蝉 (每空1分)
22.(3分)①鼓舞人意,促人起步;②启发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坚定不移的方向前进。
(意思对即可得分)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只摘抄原句减1分。
23.(3分)描述了随着阳光的逐渐加强,朝云由嫩红而渐渐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
(有“朝云由嫩红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的意思可得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4.(4分)①新的一天生活开始了;②人生的奋斗开始了;③由对清晨景物的描写联想到新的生活的开始,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激情。(答到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5.(3分)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与认识。
文章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在对清晨景色进行细致描写的同时赋予清晨“以人生新的一步”的深刻寓意,抒发了作者热爱新生活的激情。第1问1分,后面的分析要结合文中具体句子分析,借景抒情1分,举例得当1分。
(二)23 . ( 1 )涨(2 )横渡(3 )落后(4 )疲惫
24 . ( 4 分,每小题2 分)( l )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却前进不了多少。( 2 )自己都将要死了,还要钱做什么呢?
25 . ( l )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言之成理即可,1 分)
( 2 )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言之成理即可,1 分)
初三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全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
一、积累与运用(1-5每题2分,6-11每题3分,共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粗犷(guǎng)炫耀(xuàn) 拮据(jū) 锲而不舍(qiè) B 狩猎(shǒu) 深邃(suì) 教诲(huǐ) 随声附和(hè)
C 癖好(pì) 诘问(jié) 陨落(yǔn) 相形见拙(chù) D 襁褓(qiáng) 窒息(zhì) 阴霾(mái) 义愤填膺(yīng)
2.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典范,代表)
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植被:指胡髭)
C.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惘然:失望)
D.他(它)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荫庇:比喻保护照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 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 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低。
D、 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4. 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意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起它(纺车),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运用比喻,抒发作者对延安纺车深厚真挚的感情。
B、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C、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现代化高峰的紧实阶梯。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D、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运用夸张,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
阅读下面一首词,进行赏析。
5.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追述往事,说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颔联形象地抒发其关于世事人生的深沉慨叹,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也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对世事人生失去信心。
C、颈联叙写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处境。这两句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感染力极强。
D、尾联笔锋陡转,表达作者身陷绝境时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阅读《敬畏自然》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替换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6. 为选文第一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7. 文中的“我们”、“它们”分别指的是( )
A、“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一切物质。
B、“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美好的物体。
C、“我们”指的是人类,“它们”指的是宇宙中除人类外的一切生物。
D、“我们”指的是宇宙中一切物质,“它们”指的是人类。
8. 对“敬畏”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分析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A、“敬畏”是尊敬并且畏惧的意思。
B、“敬畏”含有敬重的意思,但更多的是恐惧。
C、“敬畏”在文章中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要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
D、“敬畏”表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卑微与渺小。
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由是则生而不用也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蹴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C. 所恶有甚于死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10. 这段文字用到的论证方法有( )。
A.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说理论证法B.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C.说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D.说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举例论证法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我所欲也》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很有说服力。
B.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
C.《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的。
D.孟子指出,那些不能“舍生取义”的人,正是为物欲所蔽,为了“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失其本心”。
第Ⅱ卷
二、古诗文默写 (共10分)
12.默写(10分)
(1)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赤壁》 )
(6)“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 。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 ,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 ,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7)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请写出两句:
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6分)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13.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15.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我家最富的时刻
[美]约翰•格立克斯 田小戈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我母亲常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晚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当扩音器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我几次想跳上那辆彩车。却都被父亲赶开了。最后,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让我清静清静!”
我回到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一张彩票的角落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凯特立克,爸爸的老板?”我有些不解。“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凯特立克说,买彩票的时候可以帮他买一张,凯特立克同意了,过后也没再问这件事。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
可凯特立克是个百万富翁,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中彩汽车的。“汽车应该归我爸爸!”我激动地说。
“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的。”母亲平静地说。
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
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
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刻。
16.为什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刻坤”?请作简要分析。(4分)
17.“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首尾两次出现,用意是什么?(4分)
18.请说说文章“我几次想跳上那辆彩车”一段在写入叙事上的作用。(4分)
19.请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
五、(本大题共2 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6分)
材料一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 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1)
(2)
(3)
㈡名著阅读(4分)
23.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她的绰号是什么?
24、、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5、雪莱有一句著名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在我们追逐梦想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阳光总在风雨后,也许,梦想正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请以“ 来了,还会远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体会,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立意自定;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④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其他暗示考生身份的信息。
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颜。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③ 兴,百姓苦;王,百姓苦。
秦孝公已经决定任用商鞅了,商鞅想要变法,又担心天下对自己的非议。
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他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它搬走了,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表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就颁布了新法。
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
12.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2
分。画对后3处得2分,画对后3处中的2处得1分,画对后3处中的1处不得分)
13.百姓认为(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移动(它)。(2分。全句连贯、顺畅得1
分,“怪”字翻译正确得1分)
14.取信于民。(1分。写“讲求诚信、违法必究、执法严明、效果明显”等均可)
22.(4分)柳芽、棉芽、豆芽、花蕾(每空1分)
23.(3分)表现了我即将看见花蕾时既激动惊喜又紧张不安的复杂心情。(意思对即可)
24.(3分)因为它们生存条件极端恶劣,(1分)却仍保持着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1分)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1分)(意思对即可)
25.(4分)不好。 因为画线句是反问句,更能强化对瑰丽丰富的生命现象的赞美之情;并能引起读者思考、回味。
26.(4分)要点:①要珍视生命或“要尊重生命”。②要顽强追求或“要努力展示生命光彩”。(抓住一个要点陈述,意思明确,言之成理,就得分)
19.(2分)当“父亲”准备放弃汽车留下诚信(或“骨气”)时,“我家”就赢得了道德的胜利。诚信非金钱可买,是无价财富。
20.(4分)开头此话意在表明,这是一个重道德修养、重精神财富的家庭,为下文故事的结局预设了伏笔。(2分)
结尾此话意在点题,骨气、诚实是财富,谁拥有它谁就富有。(2分)
21.(4分)写人:侧面写出“父亲”面临财富与道德选择时内心的矛盾斗争。(以父亲的动作、语言表现父亲面临财富与道德的矛盾心理。)
写事:写“父亲”对“我”的态度,写“我”的困惑,自然引出“母亲”解释原委的情节。
22.(4分)在中彩事情发生后,母亲表现得平静而沉着,这和父亲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开始就把彩车的去留提升到道德的高度来认识,虽未明确表态,但态度不言自明。对“我”的困惑,母亲充满耐心,教育子女温柔而有法。她不强加观点给别人,而是对父亲充分信任。她对家人常说的话:“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都表现出她的品德高尚,识见高远,非同寻常。(意对即可)(得分点:母亲道德高尚1分;遇利平静沉着1分;对“我”的教育耐心有法1分;尊重和信任父亲,性格温柔1分。)
26、(1)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2)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3)应该加强挫折教育、苦难教育。
鲁滨孙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中生活了二十八年。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