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崔颢《黄鹤楼》诗歌鉴赏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3-18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蔡义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黄浦区中考)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12页)
《黄鹤楼》导学案3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思维导图(5张)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pptx课件(21页)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崔颢《黄鹤楼》理解性默写
《黄鹤楼》《望海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赏析及中考题
《黄鹤楼》《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西省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18页)
《黄鹤楼》练习题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24页)
《送友人》《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崔颢《黄鹤楼》音频朗读
《黄鹤楼送别》ppt课件3
《黄鹤楼送别》ppt课件2
《黄鹤楼送别》ppt课件1
《黄鹤楼送别》课文原文阅读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课堂教学实录2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黄鹤楼送别》教案4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3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2
崔颢《黄鹤楼》原文译文及课堂练习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ppt课件(16页)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四市中考)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黄鹤楼》教学设计6
崔颢《黄鹤楼》学案2
崔颢《黄鹤楼》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黄鹤楼道孟浩然之广陵》课堂实录
《黄鹤楼道孟浩然之广陵》教案4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