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诗经》三首教案1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14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  理解《静女》的情节和主题
    3  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阅读注释翻译文章
    2  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检查预习情况
⑴  《诗经》
①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诗305篇。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到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歌体式以四言为主。
②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③  语法:多数隔句用韵,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④  “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的“六义”。
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现代:“赋”就是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起头,即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
⑵  翻译
    昨天布置大家回去翻译课文了,大家先来说一下《静女》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静女》选自《诗经·邶风》,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它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的口吻描写了与恋人约会的情景,表达了“我”见到恋人前后的不同心情。
二  课文详解
⑴  我们先来看课文。大家昨天在家里翻译的时候有哪些地方翻译不出来的?
解答翻译不出来的句子。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对整篇文章进行翻译。
参考翻译:
文雅的姑娘长得很美丽,约我相会在城楼。但她却躲着不出现,弄得我抓挠头发想走又不走。
文雅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一支红管箫。红色的管箫颜色亮丽,我非常喜欢它。
你赠送给我从郊外采来的茅草,它确实美得出奇。不是茅草长得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礼物。
课文的顺序是:第一章讲两人见面前的情景。第二、三章讲两人见面后的情景。
⑵  静女和她的男朋友是第一次见面吗?
不是。首先,女孩故意隐藏起来,男孩在那里等得很着急,却没有离开。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很久了。其次,女孩在放牧的时候记得送东西给男孩,这次见面又送他彤管,更说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很深了。
⑶  男女青年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男:憨厚、痴情。“骚首踟蹰”(憨厚、真诚以及见面前的焦灼、忧虑)、“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痴情)。
女:美丽、调皮、可爱。“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⑷  在表现男青年的形象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双关。
对比:“骚首踟蹰”、 “说怿女美”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双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⑸  在表现女青年的形象的时候又是采用了什么手法?
    重章叠句。“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三  总结
    这首诗格调轻松优美,把民间一对恋人约会时的情景描写得生动活泼,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  作业
    1  背诵课文。
    2  预习《氓》。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诗经》——“安意如式意读情解”之课例
诗经《邶风·静女》mp3音频朗读
《静女》ppt课件5
《静女》ppt课件4
诗经《静女》ppt课件3
《邶风·静女》ppt课件2
《静女》教学实录
诗经《邶风·静女》课堂实录
《邶风·静女》教案2
《静女》原文和译文
《氓》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