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词鉴赏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1-21


会员:zxzxr 友情提供

1.这是诗人二十一岁游蜀之前供职长安时期的作品。杜少府:名不详。少府:唐人对县尉的尊称。蜀川:犹言蜀地。又作“蜀州”。《新唐书·地理志》载:蜀州,“垂拱二年析益州置”。垂拱二年为公元六八六年,其时王勃已去世十年,故当以“蜀川”为是。
2.城阙:唐代的都城长安。阙,宫门前的望楼。辅三秦:以三秦为辅。长安位于三秦的中枢,故云。辅:护卫。三秦:今陕西省一带,古时为秦国。项羽灭秦后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分封秦降将章邯等三人为王,故称“三秦”。这里泛指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
3.风烟:风尘烟岚,指极目远望时所见到的景象。五津:蜀中长江自灌县以下至键为一段的五个著名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以五津代指蜀地。津:渡口。
4.宦游:因仕宦而漂泊。
5.比邻:近邻。古时五家相连为比。
6.“无为”两句:不要因为分别就像小儿女一样伤感流泪。  

这是送别之作,是唐诗中很有代表性的壮别诗,颇能体现初盛唐时期人们志存高远的精神风貌。诗中有深情的劝慰,却不因远别而悲伤,表现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场景开阔,气势雄伟,是典型的唐诗风味。“风烟”与“望”字之中,已露惜别之意、关切之情。次联进一步写送别心情:彼此的宦游感受是一样的。颈联宕开一笔,申述对离别的看法,是慰人,也是自慰,情理交融,乃全诗最精警之处。尾联相互劝慰勉励。 

建安诗人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芃,无乃儿女仁。”对这首诗的构思立意很可能有所启发。但王勃的诗句更精炼、更概括、更蕴藉。《唐诗意》云:“慰安其情,开广其意,可作正小雅。”

历代文人赋诗送别,有惜别和壮别两类,而大抵以惜别为多。即使是心高气盛的初盛唐文人士子,每当送别,也多依依之情。唯此诗及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乃壮别诗之代表作。《批点唐音》云:读此诗“乃知初唐所以盛,晚唐所以衰。” 

高宗总章二年(669),王勃因“戏为《檄英天鸡》文”,被唐高宗逐出沛王府,五月游蜀。此后,他所写的大量送别诗,如《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别人四首》、《别薛华》、《重别薛华》等,就再难听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样爽快的声音了。如《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和译文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mp3音频朗读(女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16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3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rm音频课文朗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译文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歌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wav课文音频朗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