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综合写作指导 >>
获取作文材料的三种方法
作者:朱碧玉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04


俄国著名文学家冈察洛夫曾深有体会地说:“在我本人心中没有诞生或没有成熟的东西,我没有看见、没有观察到、没有深切关怀的东西,是我的笔杆接近不了的啊!……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的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也就是说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检验和阅读吸收。 
一 学会观察 
观察是我们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指的是:有目的地认识某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说通俗一点,就是你要认识某一事物,你就要有目的地去看、去听、去摸……以便熟悉它、了解它,这个过程就叫观察。观察下面就一一简要说明。 
1、全程观察与重点观察。 
全程观察是对动态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观察。凡事情,都有起因、经过、结果,而经过通常有若干个阶段;运动着的事物在各个不同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状况。全程观察,就是对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从头到尾,从开始到结束,从起因到结果,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各个阶段的特点,达到正确认识某个事物的目的。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者就仔细观察了父亲买橘子的全过程:为什么去买橘子,怎样去买的,结果怎样。在这全程观察中,作者又重点观察了父亲爬栅栏时的具体动作,像这样,截取全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仔细观察,就是重点观察。 
2、长期观察。 
像这类活动比较简单,观察它们的全过程,也比较容易,不过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可是,要了解某件复杂事情的全过程,要认识某种复杂的事物,短短几分钟几小时显然就不够,就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这就是长期观察。如写某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就需要从播种、发芽、抽枝、长叶到开花,结果进行全过程的观察。还有的活动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要把活动过程写清楚也需要跟踪观察,如朱长超写的《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是从1969年7月21日人类登上月球那一刻写起,写到7月25日凌晨离开月球。这历时195个小时的月球见闻就需要长期观察,长期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3、对比观察。 
对比,就是互相比较。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放在一块儿,比较着看,就叫做对比观察。如某学生发表在《安徽青年报》上的习作《小怪事》就是对比观察的结果。她观察了当卫生局长的姑爹在任职期间和退休后,人们对他的不同态度:任职期间他家门庭若市,送礼的络绎不绝;退休后他家冷冷清清,无人上门。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一前一后,两相对照,得出一个结论:人该怎么做?官该怎么当? 
对比观察关键在“比”。要“比”,就要选择一个比较点。同一事物,可选择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如通常讲的新与旧的对比,某人与别人与自已的对比等。不同的事物,可选择一个共同处比,如两个同学在学习上的对比,在工作上的对比,在劳动方面的对比等。找不到比较点,就无法对比。 
4、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定向观察,就是在预先确定好的对象和范围内进行观察。如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在写《绿色蝈蝈》之前,就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了蝈蝈的生活习性,这就是定向观察。 
与定向观察相反,它预先没有确定观察和对象或范围,而是偶然遇到而又引起自己注意的一种观察。宗璞散步时被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而驻足观赏,写下了《紫藤萝瀑布》。他的这种观察就是随机观察。随机观察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 
观察就是看,就是听,就是想,就是去了解把握某个事物。学会观察就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观察要讲究点面结合,观察要注意顺序、条理,观察要选好角度,观察要注意方位等,这些方法同学们在实践中可以慢慢领悟到。 
二 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的作文当然离不开生活。可是有的同学觉得中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哪有那么多现实生活的东西好写。其实不然,中学生每天就置身于现实生活当中,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人人有,自不必说,就是社会生活,也同样人人都有。学校也好,家庭也罢,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身在其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社会大潮的涌动和时代脉搏的跳动,怎能说体验不到社会生活呢?如某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苦恼》一文,就是用日记的方式记下自己一周中每天的时间安排。对这种如牛负重、缺少乐趣的学习生活,恐怕不少同学都厌烦。可是大多数同学都习经为常,想不到这是一种生活体验。那位考生想到了,他把这种披着“素质教育”外衣的“应试教育”暴露无遗,因而作文《苦恼》意境深刻。现实生活中异彩纷呈的人、事,通过我们的各种感官反映到头脑中来,这就是作文素材。所以我们中学生要做现实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留意,多加体验。如果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却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就会哀叹作文是“无米之炊”。 
体验生活的另一层含义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那么,怎样来认识呢?我觉得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就是拿自己的心去比一下别人的心,想一下在某种情况下,自己会怎样,从而体会人家也会怎样。《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烈火烧身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但这种事作者是无法通过“亲身经历”去体验,而只能通过“我”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去描写。这就是“体验”的一种特殊功能,掌握体验生活的这种特殊方式,我们获取作文材料的范围又扩大了许多。 
三 阅读吸收 
一个人要获得写作的材料,应该去观察、去实践、去体验。但是,无论谁都知道,一个人不可能事事、时时、处处这样做。那该怎么办呢?只有广泛阅读,读中国的书,读外国的书,读现代的书,读古代的书,读有字的书,读无字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从中获取各种知识,得到各种材料。如2005年江苏盐城一考生的满分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文中红楼名著,李白陆游诗词,梁祝孟姜女的传说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这就是广泛阅读吸收的结果!“只有挖得深,寻得密,才会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是这道理。 
广泛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读的数量上,而是注重吸收,边读边想边做笔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广取作文材料,写作时才有活水。同学们不妨按以上三种途径去获取作文材料。 

作者:朱碧玉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大山中学 
邮编:246463 13696621945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新华作文口诀
议论文的结构与议论文写作技巧
怎样写幻想作文?
作文升格技巧大全
怎样写好作文
作文精彩开头30例
枝繁叶茂,方能摇曳生姿——浅谈如何使作文丰满生动
作文得高分的秘密
记叙文常用的开头技巧
满分作文是怎样炼出来的
让作文变亮的技巧
作文的构思法
好题如好茶——浅谈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凤头豹尾酿佳作
作文指导文章合集含2005中考满分作文(105页)
让“凤头”引领读者的兴趣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怎样写好高中的读后感
满分作文16种必备素材
怎样写日记
作文指导:一般文章常用的开头
记叙文常用的开头
万能作文开头30篇
考场作文包装技巧
走出小我,写大气作文
语文冲刺:考场作文开篇二十招
提升作文“亮丽”的法宝
初中生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
善用佳句出美文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快速审题十五法
初中材料作文立意技巧例谈
作文歌诀
作文语言表达的秘密通道
写作文时不可缺少的唤醒
五种满分作文拟题形式
应试作文的临场技巧
作文翻创新意的方法指导(有例文)
考场作文写作技巧(1-4)
写作指导:怎样开头、怎样选择论据、怎样论证、怎样结尾
春云初展即倾人──浅谈作文开头设计
例谈话题作文开头写法
作文素材运用的两个基本技巧
文思敏捷 笔下生花--作文训练的方法
中小学生作文里的程式化是怎么表现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