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三年级上 >>课文练习 >>
《兵车行》能力提高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14


能力提高训练
20.把《兵车行》与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杜甫《前出塞·其六》,完成1222题。
 
前出塞·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21.分析前四句与后四句之间的主辅关系、抑扬关系、辩证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本次练习所引杜甫的三首诗《兵车行》《垂老别》《前出塞·其六》,说说杜甫对战争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把《兵车行》中送别的场面改写成500字的散文。
24.把《垂老别》改写成一篇散文。
 
参考答案
 
20.李诗写人间苦难,是诗人想象中邀游太空仙境时俯视所见,写得概括,杜诗则是通过描写具体场面和人物心理来表现;李白把人间与仙境对比写,表现出世入世的矛盾心理和对现实的关注,表现出飘逸风格,杜甫伤时忧国,感受着人民的痛苦,表现沉郁风格。
21.前四句是辅,后四句是主,全篇主旨是阐述赴边作战、止戈为武的最终目的;前四句是扬,后四句是抑,扬是扬武,怎样克敌制胜,抑是止戈,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前后四句是辩证关系:没有强大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敌入侵:但自恃强大而穷兵黩武也会埋下祸根。
22.反对一切不义战争,包括外敌入侵、军阀反叛和朝廷的武力开边,同情劳动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同时支持人民参加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主张拥强兵,制侵陵,不黩武。
23.略
24.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兵车行》pptx课件(16页)
《兵车行》学案3
《兵车行》改写成七言诗
《兵车行》学案
《兵车行》《小石潭记》基础检测
杜甫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兵车行》诗词鉴赏
《兵车行》教案13
《兵车行》ppt课件15
《兵车行》教学设计12
《兵车行》教案11
《兵车行》ppt课件14
《兵车行》能力训练
《兵车行》ppt课件13
《兵车行》说课稿
《兵车行》赏析
《兵车行》高中mp3音频朗读
《兵车行》同步练习(二)
《兵车行》同步练习(一)
杜甫《兵车行》诗歌鉴赏
《兵车行》教学实录
河大版《兵车行》ppt课件12
《兵车行》教案10
《兵车行》教案9
《兵车行》教案8
《兵车行》教案7
《兵车行》教案6
《兵车行》教案5
《兵车行》教案4
《兵车行》译文
《兵车行》随堂练习(无答案)
《兵车行》图片素材(3张)
《兵车行》ppt课件11
《兵车行》ppt课件10
《兵车行》练习
《兵车行》ppt课件9
《兵车行》能力训练
《兵车行》解题指导
《兵车行》备课笔记
《兵车行》ppt课件8
《兵车行》ppt课件7
《兵车行》教案3
《兵车行》解题指导
《兵车行》教案2
《兵车行》flash课件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