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雪》四人谈 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02


《雪》四人谈
江苏省常熟市赵市中学   任晓东

读《雪》需要联想

一、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分几个方面来评论《雪》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需要明确的是:
1、先用比较的方法来说《雪》的特点,连用了几个“不是”,突出强调了《雪》的写法与传统的“赋”“比”写法是不同的。
2、王蒙认为《雪》只有“兴”的前一半,却没有后一半,怎样理解?
举例:“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这是兴的前一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兴的后一半。前一半和后一半在意义上有某种联系,因为水鸟和鸣,也是可以喻男女相悦。再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也是先起兴,后引出本诗的中心。
《雪》的写法与“兴”的写法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它们都描写了景物,以引起人们的联想。联想什么?兴是把它写出来了,但《雪》并没有把它直接写出来。鲁迅只是具体地描写了雪,而雪后面的,“那种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尽管“已经成熟到呼之欲出的地步”,但并没有把所引发的思想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而是让读者自己去领悟。所以说“它只有兴的前一半”。而要能理解兴的后一半,那么你必须去展开联想。

 

 

 

 

 

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先请同学们朗读,然后逐段分析作者所写的内容:
第一段写阅读《雪》的感受和联想。
设想鲁迅写《雪》时的情景,自然切入《雪》中写江南雪的内容。由鲁迅的姿态到鲁迅的笑容,再到他“心里的渴念”,最后定格在他的眼睛。“恬静”“温情”“悠远”“惆怅”“饱满”“湿润”都表现了鲁迅灵魂中“柔软”的一面。
结合探究练习四,回答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说“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
因为离开故乡到处漂泊后,只是在回忆中才会出现故乡的片段。
2、“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是什么意思?
对故乡的回忆给鲁迅带来了些许温情和慰藉。
3、为什么在“那烟雾又丝丝缕缕地离他而去”之后,“他的心脏和躯体越发地顽强和坚硬”?
对故乡回忆所得到的温情,更增添了同黑暗战斗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段以鲁迅灵魂“顽强和坚硬”、和“温情”“柔软和童真”的两面进行简要分析。
结合课后练习一二理解本段文字。
“顽强和坚硬”——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具体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雪》中对北方的雪的描写体会到鲁迅“灵魂的另一面是顽强和坚硬”。
“柔软和童真”——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理解。写写百草园里动植物,体现了儿童的好奇,喜爱之情。三味书屋的生活找蝉蜕等。也可以引导学生对《雪》中描写南方的雪内容,如塑雪罗汉,去理解。
第三段:写故乡在鲁迅心中的位置以及对鲁迅灵魂的影响,侧重写他灵魂中“柔软”的一面。闭上眼睛想像江南的雪花,然后再作简要的分析。
第四段:写鲁迅离开故乡的原因,侧重写他灵魂中“顽强和坚硬”的一面。这一段文字的展开,紧紧抓住鲁迅品格中和北方的雪一致而共同的特点。不仅现现了鲁迅毫不畏惧,绝不屈服的斗争精神,而且借北方的雪表达了心中的理想。
第六段:别无选择——概括了鲁迅在灵魂的两难选择之中的矛盾、痛苦和唯一的抉择:把温情掩藏在心底,让坚硬成为自己的盔甲。
简洁精纯的《雪》

这篇文章主要评论《雪》的语言特点。
1、第一段:写鲁迅文章的共同特点:洗练,简洁精纯。
2、第二段:对《雪》的语言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①本文是如何体现洗练简洁精纯的特点的?
——文字少,而内容多,描绘的层次丰富。
②这段文字主要评论《雪》的语言特点,为什么要先写《雪》描写层次的丰富?
——篇幅短小而描绘层次丰富,说明其内容丰富,从而更能表现其文字简洁精纯的特点。
③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哪些典型的例子?
举“滋润美艳”为例,评论作品对江南雪的描写,概括准确而又鲜明深切;举“如粉,如沙”为例,评论作品对朔方雪的描写,写尽了雪花的特点;举“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弥漫太空”为例,评论作品对壮观雪景的描写简洁而传神。
可见鲁迅的文章的确简洁精纯,“添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

 

《雪》的独特之处

这篇文章评论的是《雪》的表现手法。
1、作者认为,《雪》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对比和衬托。
2、通读全文,你能说出《雪》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什么地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独特之处:作者不仅仅写了“‘朔方的雪’,而且运用想像,扩大了艺术的视野,把它和‘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作了对比描写”。
作用:这样写,“巧妙地抒发作者那种渴想暖春,渴求光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使作者的感情沿着对‘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艺术描写,由低潮走向高潮,由平静走向热烈。”
3、完成课后练习
“这就隐约地流露了作者对它的战斗丰姿的喜爱和赞赏”,这一句中的“隐约”可不可以改为“明显”?为什么?
不能。因为鲁迅《雪》对“朔方的雪”的描写的寓意是含蓄的,对朔雪的战斗丰姿的喜爱和赞赏之情,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只有认真口味,结合鲁迅的性格特点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才能体会出来。所以“隐约”不能改为“明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雪》四人谈教案5
《雪》四人谈练习题
《雪》四人谈导学案
《雪》四人谈ppt课件4
《雪》四人谈 教案4
《雪》四人谈ppt课件3
《雪》四人谈·学案
《雪》四人谈原文阅读
《雪》四人谈ppt课件2
雪及《雪》四人谈ppt课件1
《雪》四人谈ppt课件1
《雪》四人谈 教案2
《雪》四人谈测评习题
《雪》四人谈 同步练习
《雪》四人谈 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