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六单元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14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六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命题者:林海参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41%
   一、请用行楷或正楷抄写下面的名言名句,要求书写工整标点符合规范。5%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雷锋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把词语补充完整5%
   奇崛_____ 绮丽_____ 剽悍__________ 犀利_____ 窥伺_____ 
   争_____斗艳 左_____右盼 无可言_______ 络_____不绝 
   三、默写或根据提示把内容补充完整23%
   1、《陋室铭》一文文中写出了陋室的环境之雅的是“ ,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 ______ ___。 ” 
   2、《饮酒》诗中表明作者无求名利之心,即使居住在闹市,也与居住在深山无甚不同的诗句是 “ , ”。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的是 “ , 。 ”,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 ”。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 , ”,表达了诗 人以生命来报效祖国的豪情的是“ , ”。
   5、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用九种景物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的是“ , , ”,直接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悲的是“ , ”
   6、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的景色的是“ ,
   ”。
   7、写出由寓言《黔之驴》衍生出来的成语(至少两个): , 。(2分)
   四、语言实际运用4%
   1、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第一个卖瓜人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第二个卖瓜人写道:“甜的舍不得卖。”仅仅一字之差,产生怎样的结果呢?你能帮他们找找原因吗?
   结果: 
   原因: 
   2、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二、阅读
   (一)22%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a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b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海上的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
   
   2.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2%
   
   
   3.作者描绘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的角度)__________,写天的___________,天上的___________,构成一幅“____ ___图”。3%
   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2%
   
   
   5.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3%
   
   
   6、说说画线句分别运用的修辞手法。4%
   a b 
   7、文章通过写小燕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8.就本文语言特色方面,写一两句品析的话。2%
   
   
   9.语段中两次提到“乡愁”,而且说它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关于这样写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如轻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
   B.“一缕两缕的”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C.轻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这份感情。
   D.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
   1.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2.略 3.海上的颜色 海波 仰视 颜色 白云 绝美的海天4.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5.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6. A比喻 B拟人
   7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土、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8可以从用词和修辞方面品析。
   9、D
   (二)、能给予就不贫穷
   教师队伍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
   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和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
   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的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不鞋不一样。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妈妈呢?”“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看他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
   她笑了。“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的妈妈花很多钱买布鞋穿。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爷爷权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
   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俗,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1、为什么说女孩送给老师的礼物很特别?(3分)
   答: 。
   2、作者用“很明净”来修饰“女孩子”,有用“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来描写女孩子的眼睛,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
   3、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2分)
   (1) 简述老师带着“她”到教室问大家自己为什么穿布鞋的原因。
   答: 。
   (2) 概述文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 。
   4、假如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标题,你准备拟怎样的标题?(2分)
   答: 。
   5、结合文章设想一下,若十年后,这个女孩再回母校见它当年的老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简要描述,不超过80字) (4分)
   答: 
   。 
   (一)(14分)
   1、因为这件礼物是在硬纸板上画的、周边很粗糙、图形很不规则、花花绿绿的一双皮鞋。
   本题3分。答出“硬纸板做出(画)的皮鞋”即可得满分。只答“一双鞋”不得分,答“用硬纸做成的礼物”的1分。
   2、这样写,形象地表现女孩子的心灵纯洁和对事物的观察、判断很单纯、很纯真。
   本题3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视语言表达分别给3分、2分、1分、0分。
   3、二题选一。
   (1) 老师这样做意在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贫穷和富有,特别是能让女孩确认自己不贫穷。
   本题2分。前后2个要点各占1分。
   (2) 关注学生成长,工作细致,善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注重教育方法。
   本题2分
   4、示例:《特别的礼物》、《鞋》、《一双纸皮鞋》、《教师节的礼物》、《贫穷与富有》等。
   本题2分。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5、示例:“老师,您好!”他抬起头,只见一位穿着端庄朴素、满脸洋溢幸福笑容的姑娘占在他面前。她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只礼盒,真诚地说:“老师,教师节快乐!这是我当年想送而没有能力送的一双皮鞋,请收下吧。”
   本题4分。情景设想合理即可,视语言表达分别计4分、3分、2分、1分、0分。
   (三)、阅读《爱莲说》,完成1-5题(23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组加横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陶渊明独爱菊 无独有偶 B. 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 屡见不鲜 D. 宜乎众矣 因地制宜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 (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蕃 (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
   3、翻译句子。(6分/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理解填空。(6分)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5、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3分)B
   2、(4分。每空1分)①的 ②却、可是 ③多 ④洗涤
   3、(6分。每句2分)①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②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4、(6分。每空2分)追求隐逸 贪慕富贵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意思对即可)
   5、(4分。花名2分,理由2分)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15年五华县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合集(1-9)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惠安四中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复习资料
遵义市北关中学2013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测试语文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测试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常德市第十一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五、七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基础知识自测题
蓝园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至七单元练习合集(含期中、期末)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自测题
2012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基础知识过关自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考试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多元评价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测查试卷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练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
骑永08—09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训练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
2010年春季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六单元文言•古诗词填空复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试卷(无答案)
蕉城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蕉城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六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全能培优测试卷
蕉城九中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2009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