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强化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12


6单元·强化训练

 

一、基础知识

1.古诗文背诵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

2)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

3)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边塞风狂雪早的诗句

5)请写出最能体现杜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的诗句。

6)人们常常引用龚自珍的两句诗来赠送刚刚离开革命岗位却雄心未老的同志,请写出这两句诗。

2.选出拼音无误的一项

   

A.huáng)竹           (liè                              (dǐ)

B.翠(wàn)            (cī)                              (yí)然

C.(qiǎo)然           (chè                              (cù)尔

D.(zé)守             浩浩汤(tāng)                         (fēi)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字。

1)蒙络摇掇  (2)朝晖西阴  (3)薄暮暝暝  (4)锦粼游泳

5)静影沉壁  (6)泉香洒冽  (7)飞沙走粒  (8)骄儿恶卧

4.指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玉盘珍羞直万钱。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5.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6.下列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清冽。(格外)

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规模)

C.朝夕阴,气象万千。(日光)

D.野发而幽香。(芳香)

7.文学常识填空。

1)柳宗元是__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与同时的________齐名,他们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

2)欧阳修是__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与唐朝的________、________,宋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后人合称“唐宋八大家”。

二、课内精典语段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选文出自《________》一文,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优美                        饮少辄醉

发而幽香                    醉翁之不在酒

日出而林                    之者谁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而繁阴

云归而岩穴                    明变化者

3.选文写景有下面几种方式,指出各自的起句和结句。

1)自远而近:

2)从早到晚:

3)自春至冬:

4.第一段有一个延用至今的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___。

5.请把第一段分成两层,并概括层意。

6.第二段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7.请你选择一处你游览过的优美的自然景观,用形象的语言将其描绘出来。

三、课外迁移拓展阅读

(一)

 

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注〕①久阔:久别。阔,久别、疏远。②广:乐广。③角:角弓,用角装饰的弓。④所以:相当于“……的缘故”,表示事情发生的因由。

1.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2)酒中复有所见不?

2.本文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是________。这个成语有什么含义?

3.作者对文中的“亲客”,主要采用的是语言描写,请你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对“亲客”适当地进行神态描写。

 

(二)点亮心烛    高 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多云黯然的午后。

英国小说家西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郊外的一个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时,竟意外地看到文友的墓碑旁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炭火般的语言,立刻温暖了罗伯斯阴郁的心,令他既激动又振奋。罗伯斯迅速地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他以为这句话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为了尽早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他匆匆地赶回公寓,认真地逐册逐页翻阅书籍。可是,找了很久,也未找到这句“名言”的来源。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回到墓地。从墓地管理员那里得知:长眠于那个墓碑之下的是一名年仅10岁的少年,前几天,德军空袭伦敦时,不幸被炸弹炸死。少年的母亲怀着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立下了那块墓碑。

这个感人的故事令罗伯斯久久不能释怀,一股澎湃的激情促使罗伯斯提笔疾书。很快,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

几天后,文章发表了。故事转瞬便流传开来,如希望的火种,鼓舞着人们为胜利而执著前行的脚步。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在读大学的布雷克也读到了这篇文章,并从中读出了句话的隽永与深刻。布雷克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随一个科技普及小组去非洲扶贫。

“到那里,万一你觉得天气炎热受不了,怎么办?”

“非洲那里闹传染病,怎么办?”

“那里一旦发生战争,怎么办?”

面对亲友们那异口同声的劝说,布雷克很坚定地回答:“如果黑暗笼罩了我,我决不害怕,我会点亮自己的蜡烛!”

一周后,布雷克怀揣着希望去了非洲。在那里,经过布雷克和同伴们的不懈努力,用他们那点点烛光,终于照亮了一片天空,并因此被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的称号。

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支这样的蜡烛。当一个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心烛。黑暗消失了,留下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问题: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的含义。

1)隽永:                    (2)纤弱:

2.令小说家罗伯斯既激动又振奋的东西是什么?你从他的哪些举动可以看出来?

3.少年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你的理解,发挥想像,运用学过的描写手法,将母亲的形象刻画出来。

4.被罗伯斯当做名言的是哪句话?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它是名言吗?谈谈你的看法。

5.文中画线句子中的“那”指代什么?“那句话的隽永与深刻”应怎样理解?6.“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这样的蜡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四、写作

可以以“感悟”为题作文,也可以根据你要写的内容,在“感悟”二字的前面、后面或前后加上恰当的词语,然后按自拟的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

②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1.1)此中有真意  (2)端居耻圣明  (3)拔剑回顾心茫然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A  3.(1)缀(2)夕(3)冥(4)鳞(5)璧(6)洌(7)砾(8)娇  4.B  5.(1)对偶(2)比喻(3)比喻(4)夸张  6.D  7.

二、1.《醉翁亭记》宋  欧阳修  2.3.4.醉翁之意不在酒5.第一层:介绍亭的周边环境。第二层:亭名的由来。6.分总。7.

三、(一)1.1)乐广于是就告诉他其中的缘故,客人一下子明白了,紧张的心情放松了,重病顿时痊愈了。(2)酒里是不是又有了蛇?2.杯弓蛇影比喻那种见到一丝形迹便疑神疑鬼、自惊自扰的行为。3.

(二)1.1)意味深长,指墓碑上的语言含义深刻。(2)纤细而柔弱。2.是墓碑上的“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这句话。从“他迅速地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他匆匆地赶回公寓,认真地逐册逐页翻阅书籍”等举动中可以看出来。

3.描写生动形象,刻画真切自然,与文章的内容相吻合。

4.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作用:①全文的线索,全文内容围绕这句话展开;②表达了作者的看法,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看法略。

5.指代的是墓碑上的那句话。“隽永与深刻”是指布雷克从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领悟到人应该不管在怎样恶劣残酷的环境中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6.这句话其实在告诉我们:人,应该在任何困境中不气馁,应该激励自己,点亮心烛,为世界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四、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一单元)
浙江嵊州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开卷测试题
海阳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过关升级检测题(5份)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猴场中学2013-2014学年度人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限时训练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检测试卷
金虹学校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检测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字词文常小测
呼图壁县二中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南钢学校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讲评稿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基础过关试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基础过关试卷
夏邑县群星学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训练
金溪县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练习题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题精选
孟庄中学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周周清(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山东省郓城县人民中学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小测语文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复习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复习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次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201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六单元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