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下 >>期末试卷 >>
中大附中2004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18


命题:李建辉  时间:2004-6-21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喁喁  偶像  向隅而泣   邂逅相遇                                        
B.  寒暄  喧闹   煊赫一时  渲染气氛
C.  形骸  辛亥   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                  
D  亵渎  黩武   长篇累牍   初出牛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百无聊赖  无可奈何  很不耐烦  无耐流氓
B.衣锦还乡  连绵不断  严禁吸烟  禁若寒蝉
C.安然无恙  羊肠鸟道  微波荡漾  洋洋洒洒
D.畏葸不前  嬉皮笑脸  语言犀利  细听尊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     的故事。
(2)假如是现在,老师     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3)如果耐心    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⑷女人的手指        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A.悲惨    纵然    搜集   震动    B.悲哀    虽然    搜集  振动
B.悲哀    纵然    收集   震动    D.悲惨    虽然    收集  振动
4.不能把句中加点的俗语换成括号中意义相当的成语的一句是(    )
  A.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
  B.“豪强”与“官家”,历来是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C.他们厂的李三有意接近领导,处处给领导吹喇叭,抬轿子。[装模作样]
  D.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刻。[得陇望蜀]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未来的教育不仅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要更加重视人自身发展的规律。
B、生活的逻辑,抗议着书本上、文件上的某些逻辑;实践的检验,冲击着错误的过时的结论。
C、今天,我们提出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和作业负担,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空,让学生发展创造能力。
D、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无病呻吟无话不说。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若为王,我的姓名就会改作“万岁”,我的每一句话都成为“圣旨”。
B、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C、“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D、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
贯穿于人类社会文明中的精神发展,千姿百态,源远流长。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思想情感,归根结蒂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历史的产物。人文精神,也是它们自身形成时所处的那个社会的产物。每个社会时代都有其相应的人文精神。同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也会因具体历史时期和条件的不同,显出其差别性和具体的特点。
然而,在肯定人文精神源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而联系到整个精神文化的层面,才能进一步把握和理解。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变革与发展中,必然会孕育出体现崇高价值追求、激励人们前进、支撑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宝贵精神。
由是,我们可以大致对人文精神做出这样的认定:所谓人文精神,即是在一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由各民族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这里的科学是狭义的,是就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而言的。科学精神是迷信思想和神学观念的克星,是人类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显然,由人类优秀文化孕育的人文精神,是包含了科学精神在内的。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著名短文中,曾把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对人类历史意义的重要思想,同他的两个伟大发现相提并论。应当看到,伴随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诸如环境、生态、伦理等问题,固然凸显了强化人文精神课题的重要,但并没有因之使科学精神的光芒有所黯淡。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在于对科学技术的正确的社会运用,在于把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
7.作者在文中给“人文精神”下了定义,下列不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人文精神也是它们自身形成时所处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B.同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会因具体历史时期和条件的不同,显出其差别性和具体的特点。
C.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
D.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变革与发展中,必然会孕育出体现崇高价值追求、激励人们前进、支撑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宝贵精神。
8.下列说明最符合作者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的意图的一项是
A.人文精神包含了科学精神在内。
B.人文精神源于社会实践。
C.强化人文精神课题的重要。
D.要把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
9.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它们”指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思想情感”。
B.“社会的产物”实际指的是“社会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
C.“伴随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诸如环境、生态、伦理等问题”,说明了科学精神的重要。
D.“由是”所指代的内容就是一、二两段的内容。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任何一个民族都会由于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凝聚而产生宝贵的人文精神。
B.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互相补充、相互包容的,因此二者是一致是。
C.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其相应的不同的人文精神。
D.本文的主旨是强调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齐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           除:任命官职
B.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庶:表示可能或期望
C.唯有孟业,宜铨举之                           举:推荐
D.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                        迁:迁移
1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不置之目前                        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
②后寻业断决之处                    ④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
A.两个“之”相同,两个“乃”也相同
B.两个“之”相同,两个“乃”不同
C.两个“之”不同,两个“乃”相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乃”也不同
13.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能够说明孟业为官清正廉谨的一项是(   )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唯正与直,愿君自勉  ④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④⑤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之家,青年时做州府官吏,他性情廉谨,拒绝接受不义财物。元韶任定州长官,孟业被任命为典签之官。
B.刘仁之出任兖州长官,临别又向吏部长官崔暹推荐孟业。孟业后做司州长官高岳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高岳鄙视和讥笑,后高岳很佩服孟业有断决之明。  
C.孟业的马死了,元韶想让州府官人吃马肉而付钱给家贫的孟业,孟业坚决不肯做这类有损清廉风气的事。他后来受到齐高祖的重视。
D.长史刘仁之非常信任孟业。刘仁之应征入朝做中书今,临行向元韶推荐孟业,并勉励孟业坚守正直。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唯正与直,愿君自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下面读贾岛两首唐诗,完成下题(6分)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复来,幽期不负言。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第一首诗中的“敲”字扣住了诗题中的那个字 (      )
(2)第二首诗诗题中的“遇”改为“见”(读xiān)好吗?为什么?
答:                                                             。
(3)你认为两首最突出的相同点是什么?
答: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2)是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文化革命”之后,我读到了徐迟先生写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那篇文章写得很浪漫。一个人写自己不懂得的事就容易这样浪漫。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能够和同行交流,是一种起码的乐趣。陈景润先生一个人在小房子里证数学题时,很需要有些国外的数学期刊可看,还需要有机会和数学界的同仁谈谈。但他没有,所以他未必是幸福的,当然他比没定理可证的人要快活。把一个定理证了十几年,就算证出时有绝大的乐趣,也不能平衡。但是在寂寞里枯坐就更加难熬。假如插队时,我懂得数论,必然会有陈先生的举动,而且就是最后什么都证不出也不后悔;但那个故事肯定比徐先生作品里描写的悲惨。然而,某个人被剥夺了学习、交流、建树这三种快乐,仍然不能得到我最大的同情。这种同情我为那些被剥夺了“有趣”的人保留着。
  “文化革命”以后,我还读到了阿城先生写知青下棋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得也很浪漫。我这辈子下过的棋有五分之四是在插队时下的,同时我也从一个相当不错的棋手变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庸手。现在把下棋和插队两个词拉到一起,就能引起我生理上的反感。
  假如一个人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再加上把八个样板戏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看到听了上句知道下句的程度,就值得我最大的同情。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械,乃是幸福的本源。老子说,要让大家“虚其心而实其腹”,我听了就不是很喜欢;汉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我看来是个很卑鄙的行为。摩尔爵士设想了一个细节完备的乌托邦,但我像罗素先生一样,决不肯到其中去生活。……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决不能包括在内。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我认为自己体验到最大快乐的时期是初进大学时,因为科学对我来说是新奇的,而且它总是逻辑完备,无懈可击,这是这个平凡的尘世上罕见的东西。与此同时,也得以了解先辈科学家的杰出智力。这就如和一位高明的棋手下棋,虽然自己总被击败,但也有机会领略妙招。在我的同学里,凡和我同等年龄、有同等经历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体验。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比如吃、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因为过于简单,不能和这样的快乐相比。艺术也能带来这样的快乐,但是必须产生于真正的大师,像牛顿、莱布尼兹、爱因斯坦那样级别的人物,时下中国的艺术家,尚没有一位达到这样的级别。恕我直言,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
  有必要对人类思维的器官(头脑)进行“灌输”的想法,时下正方兴未艾。我认为脑子是感知至高幸福的器官,把功利的想法施加在它上面,是可疑之举。有一些人说它是进行竞争的工具,所以人就该在出世之前学会说话,在三岁之前背诵唐诗。假如这样来使用它,那么它还能获得什么幸福,实在堪虞。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当然,如果有人乐意这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不是我能管的事,我只是对孩子表示同情而已。还有人认为,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事实上,这是希望使自己看上去比实际上要好,十足虚伪。这使我感到了某种程度的痛苦,但还不是不能忍受的。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这些人想要这样做,最重要的理由是道德;说得更确切些,是出于功利方面的考虑。因此他们就把思想分门别类,分出好的和坏的,但所用的标准很是可疑。……假如说,思想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那么,出于功利的动机去改变人的思想,正如为了某个人的幸福把他杀掉一样,言之不能成理。(节选自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18.文章中两处出现了“浪漫”一词,(1)这两个词的含义一致吗?(2)应该如何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聂绀弩说“我若为王”“生活在奴才们中间,做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此处“最大的悲哀”和本文所说的“最大的不幸”在哪个意义上是相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何理解“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对于陈景润的生活状态,作者并不觉得他过得幸福。而徐迟在报告文学中展示的“浪漫”是不足为信的,原因在于他失去了交流的自由和乐趣,也失去了获得成功、取得建树的自由。
 B.思维的乐趣在于可以自由地思考,而不是人为的限定和分门别类,将思想格式化、单调化。
 C.作者开始不愿提前“下棋”,可是后来有用“下棋”来做比方,这是因为作者要通过对比说明行为能否带来快乐取决于它能否使人思想获得新奇的道理。
 D.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是不能真正带来思想上的快乐的,只有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才能带来思想快乐。
 E.第四段所说的“最大快乐”和“这样的快乐”一样,不是“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 “所带来快感”可以相比的,但是只要有艺术,就会有“这样的快乐”。
六、语言表达(12分)
2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文章要打动人心,是应该带有情感的
②好的理论文章千万不可以不具有抒情的因素
③但是,人们有一种成见,以为既是理论文章,就难免枯燥
④梁启超的“新文体”在五四前有很大的影响,原因之一是“笔锋常带感情”
⑤其实不然
                                 
23.为使语言简洁,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画线词语有些可以删去的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①初升的②旭日③从东方升起来了,我④赶紧⑤一轱辘⑥从床上爬起来,⑦穿好⑧自己的衣服,⑨拿起⑩自己的书包就上学去。
可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仿照例句,写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句子。(4分)
  单纯决不是幼稚的同义语。幼稚是童气未脱的胎迹,单纯是童年留下的财富。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生活的诚信,少一些人情的圆滑世故;请保留一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保留一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5、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的臂膀,却被热爱生活富有想象人们创造了无数双抽象而秀美的玉臂。尹小星虽然失去了健全的双腿,可是执着的信念、坚强的意志让他插上了翱翔在成功的蓝天的翅膀。对于事物的缺陷,有的人只会在报怨中留下无数遗憾,而有的人却会在思索中产生无限的创造。面对身体的缺陷,懦弱者用哭泣低吟着生命的悲歌,而勇敢者却用笑声奏响命运的交响。
请以“缺陷与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


中大附中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第1卷(选择题共45分)
命题:李建辉
选择题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
DCACBBCACBDDDB
7.C.(C项是在定义之后)
8.A.(依据第4段内容,可以看出,举例旨在印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9.C.(对“固然凸显了强化人文精神课题的重要,但并没有因之使科学精神的光芒有所黯淡”这一句的隐含信息理解有误)
10.B(参阅第4段,文中说“内在的一致性”、“人文精神包含了科学精神”,并不等于“是一致的”、“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包容”)
11、D(迁:提升、升官)
12、D(①代词,他,指孟业;②结构助词“的”;③连词“于是”;④副词“才”)
13、D(②③句是刘仁之勉励孟业的话,⑥句是高岳称赞孟业有才能)
14、B(B项中“遭到高岳鄙视和讥笑”不合文意,高岳只是在内心轻视他矮小,并笑着不说话)
15、答:(1)只有坚守正直,希望您自我勉励。(2)我凭低贱的身份侍奉您,既然不能做有用的事,怎么能损伤败坏清廉的风气呢!③我禀性愚拙耿直,只知道自我修心养性,没有别的优点特长。
16.(1)第一首诗中的“敲”字扣住了诗题中的那个字 (  幽    )
(2)第二首诗诗题中的“遇”改为“见”(读xiān)好吗?为什么?(3分)(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言之成理就行。)
答: A更好,因为“遇”是从“寻”者的角度写的,只是交代其一种行动的结果;而“见”则是写“被寻”者,突出的是其的品行“隐”,这样更突显了诗的意旨。
B不好,因为诗题是一个省略主语的紧缩句,其主语是“寻者”,如果改换了“见”,那么主语就变了,这就含有杂糅语病。
(3)你认为两首最突出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
答:描写的对象都是隐居者(或安排的情节都有波澜)。
17.(略)
18.(1)一致。 (2)这里的“浪漫”即是幼稚的意思,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是作者对想当然的文学的一种委婉的批评。
19. 相通的意义是被剥夺了思想自由,没有自由思想交流所获的理趣,更没有自由思想所获的新奇。
20.知识本来是可以带来乐趣的,但是如果用功利主义来禁锢思想、灌输教条,那么学习这种知识反而变成了一种痛苦。
21.AE(A并没有失去了获得成功、取得建树的自由;E“只要有艺术,就会有‘这样的快乐’。”与原文“但是必须产生于真正的大师”意思不合)
22.①③⑤②④
23.①④⑧⑩(如果多删了③和⑥或保留⑤而删④都要扣分)
24.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符合要求即可)
25.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安居人教版高一(下)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一中2007年人教版高一(下)期语文期末试题
06-07年度南开中学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温州市部分中学2004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复习纲要
管帅中学2005年人教版高一下期末练习(二)
管帅中学2005年人教版高一下期末练习(一)
金丽衢十二校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谊考试
青云中学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
人教版高中2006级语文第二册总复习题
天津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册素质训练同步试卷(期末预考)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同步复习
湖北省2005年高一下期末考试
江苏省2004~2005学年度高一下期末考试
洪泽县中学人教版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汇编(五)(5份)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汇编(四)(5份)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汇编(三)(5份)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汇编(二)(5份)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汇编(一)(5份)
福州一中2004一一2005年度高中第二册期末考试
贺州高中2003━200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